发布日期:2025-01-13 13:17 点击次数:155
在未能成功与赛托生物(300583.SZ)达成收购协议之后,银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银谷制药”)很快找到了新的潜在收购方。 近期,羚锐制药(600285.SH)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银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股东王文军签订《收购意向书》,拟使用自有资金购买标的公司银谷制药100%股权,初步评估标的公司估值不超过人民币7.82亿元。 消息发布当日,羚锐制药股价跳空低开,交易日内最大跌幅达到了7.6%,最终以3.77%的跌幅收盘。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股价继续下滑,分别下跌了2.03%和2.79%。此后,股价在12月10日和12月11日有所企稳,但在12月13日再次下跌2.56%,12月16日、17日,股价继续小幅下跌。据统计,自公告发布当日至12月17日收盘,羚锐制药股价累计跌幅为9.49%。 针对此次收购的具体原因以及双方业务如何实现协同效应,《中国经营报》记者日前向羚锐制药致函采访,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方面回应。 标的成色存争议 公开资料显示,羚锐制药主营业务则为中成药制剂、化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骨病、心脑血管、儿科、抗真菌、癌性疼痛等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通络祛痛膏、壮骨麝香止痛膏等。2023年,公司贴剂产品收入达到20.5亿元,占总营收的61.83%,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银谷制药成立于 2007 年,是一家以化学药品(包括创新药和仿制药)研发为核心、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集创新药物研究、原料合成、制剂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 虽然上述股权收购计划仅为各方合作意愿的初步意向性约定,且收购对象的具体经营信息、最终交易方案、交易金额等并未完全披露。但依据赛托生物早前公布的数据来看,银谷制药的经营状况显得较为严峻。同样,在羚锐制药的投资者论坛上,部分投资者对于银谷制药的盈利前景持怀疑态度。 根据赛托生物公布的信息,银谷制药在2022年的营收为1.8亿元,净利润为-134万元;到了2023年,银谷制药实现了盈利,该年度的营收约为2.15亿元,净利润为1395.7万元。 截至2023年年末,银谷制药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净资产分别为2.94亿元、1.72亿元和1.22亿元,资产负债率较高,达到了58.5%。 根据赛托生物之前的公告,其计划收购银谷制药60%的股权时,对银谷制药100%股权的整体估值为7.64亿元,评估增值率约为525.4%。而羚锐制药对银谷制药的初步评估估值与赛托生物当时的估值相差无几。这也表明,羚锐制药此次收购可能同样面临较高的溢价情况。 今年8月末,赛托生物对外宣布了与银谷制药的交易终止,其解释称这是出于谨慎的考虑,并基于对公司状况及收购事宜的全面评估。 此外,市场对羚锐制药收购银谷制药后的业务整合前景持谨慎态度。虽然化学药品和中药都属于医药行业,但两者在研发、生产和市场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羚锐制药与银谷制药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这增加了市场对此次收购后能否实现有效整合的担忧。 公告显示,银谷制药独立研发并成功上市了我国首个高选择性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1类新药,即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此外,银谷制药还拥有国内首个仿制药品,包括鲑降钙素注射液和鲑降钙素鼻喷雾剂,以及吸入用盐酸氨溴索溶液。 尽管银谷制药手握1类新药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但该药物自2020年3月获批至今已近五年时间,银谷制药的经营业绩似乎并未因此而显著提升,依旧在盈亏线上下波动。 但羚锐制药方面并不这样认为,在公告中,羚锐制药强调了此次股权收购对公司发展的积极影响。 羚锐制药方面表示,公司积极探索战略新兴产业,持续优化公司资产结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形成业务合力、资源互补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公司拓展业务领域,为公司提供更多商业机会和增长潜力。 核心产品面临考验 实际上,羚锐制药选择布局创新药并非心血来潮。 财报显示,2023年,羚锐制药实现的营业收入为33.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68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羚锐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27.59亿元,同比增长10.07%;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5.74亿元,同比增长23.1%。 在产品方面,羚锐制药的核心产品通络祛痛膏,凭借其独家地位,已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该产品成为羚锐制药首个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单品。 尽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药贴膏剂市场仍面临技术门槛不高和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特别是羚锐制药的通络祛痛膏专利将在2026年11月到期,届时公司将面临更为激烈的仿制药市场竞争。据药智网数据,类似产品如麝香壮骨膏、关节止痛膏、伤湿止痛膏、狗皮膏、伤湿祛痛膏等的生产厂家超过200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药贴膏剂市场已开始感受到集采政策的压力。以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例,该产品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被广东联盟地区和浙江集采选中,价格分别下降了25%和28%。(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